乐动体育官方网站_官网(欢迎您)

干什么?怎么干?丨泗耳藏族乡党委书记王东谈发展

2022-04-15 14:51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
字体:【    】 打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县范围内营造“真抓实干 狠抓落实 干出平武发展新天地”的浓厚氛围,“直播平武”推出“干什么?怎么干?乡镇党委书记谈发展”专栏,各乡镇党委书记就加快建设畅通活力幸福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平武,谈思路、晒目标、亮举措。

泗耳藏族乡位于平武县西南部,全乡幅员面积548平方公里,辖3个村8个社218户847人。泗耳藏族乡自然风光秀丽独特,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为历史上茶马古道“西乡茶园”。乡境内有传奇色彩的“靴子岩”,历史悠久的“古栈道遗迹”,雄奇天下的“色尔大峡谷”,形似黄山景点的“小黄山”以及“立碧草地”、“源草塘”等众多不同韵味的原始草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乡境内种植有三木药材两万余亩,草本药材(云木香、大黄、重楼、党参等)九千余亩,中蜂五千余箱。依托千年古茶树发展乡村农家乐、民宿5家,全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21年底实现人均纯收入1.8万元,居全县前列。

泗耳藏族乡党委书记王东表示,泗耳藏族乡将紧紧围绕县委“一个统领、双向承融、三篇文章、四大战略、五区联动”发展思路,统筹做好保护、发展和安全三篇文章,依托熊猫公园生态旅游先行区优势,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结合乡情实际,按照“生态药乡、魅力泗耳”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找准自身定位和目标主动融入。突出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将茶坊村和泗耳村发展成为生态原药发展区,杨柳坝村发展成生态康养示范区。以种植中药材为主发展一产,以加工药膳为主发展二产,以发展康养旅游为三产。以“茶旅一体”为抓手,促进三产融合,做深做实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产业,奋力打造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实现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一、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各行业部门项目资金,提升省道S216道路通行条件,推进土泗路、茶泗路等通乡通村生命通道建设,用好用活产业道路,实现道路功能多样化,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力争对通口河流域泗耳段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

继续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羊肚菌、草本药材、蔬菜等短期种植业。积极争取集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草药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建设药材加工厂。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升附加值。利用泗耳藏族乡中心小学闲置资产,将其规划为药膳加工基地,在茶坊村小沟组建成集采摘观光、农事体验、康养药膳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产业园。

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依托千年古茶树振兴泗耳西乡茶园,持续巩固茶叶产业主导地位,认真做好“茶文章”,以生态茶园提质增效为重点,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将千年古茶树建成旅游打卡地、网红点,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结合实际,发展中蜂、冷水鱼等特色短期养殖业,建设蜂蜜加工基地,着力打造“泗耳蜂蜜”品牌,把“泗耳品牌”打造成原生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典范。

二、以区域联盟为抓手,提升发展质量

泗耳藏族乡将依托“绵阿三县三乡区域协同发展联盟”,突出大党建、大产业、大熊猫、大生态、大团结“五大抓手”,推动形成各类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功能明显、优势互补、质高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实现产业发展协同、社会治理协同、民族团结协同。

实施大党建统领工程。构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着力两项建设,打造三个平台,深耕支部联建、资源联享、品牌联创、党员联育四大活动载体”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格局,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由以前的“独角戏”变成“大合唱”,做活“党建引领+”文章。

实施大产业培育工程。立足优势,以生态经济发展为主线,围绕绿色生态产业、药膳康养、民俗文旅文创三个重点,大力挖掘源草塘杜鹃花、立壁云海、靴子岩等自然资源及泗耳村藏族文化、茶坊村羌族文化等文化资源,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对外争取资金,开辟市场、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做大做强中药材、中蜂等生态产业。做好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入3家以上优质旅游开发企业,依托千年古茶树、源草塘万亩杜鹃花、色尔大峡谷、红叶等自然景观,齐心协力打造“平武-泗耳-绵阳”旅游环线景点。逐步开发古茶园观光旅游景点、草塘旅游观光景区,依托小沟组中药材产业园,将生态旅游与生态产业有机结合,逐步提升现有藏家乐、精品民宿等接待能力和水平,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住得下、玩得欢,做活生态经济,打造“秘境泗耳”。

实施大熊猫社区工程。以大熊猫入口社区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一盘棋”,通过重点打造“一廊三区七星”,着力将生态与文化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IP。

实施大生态保护工程。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围绕“五大协作”,推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三个转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进一步筑牢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涪江上游水资源涵养区生态屏障。

实施民族大团结工程。通过建立“四联四共”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把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共同创建基层治理先进典型,切实提高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以民生改善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人民至上、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出列村、脱贫人口加强监测,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筑牢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持续发展扶贫产业,壮大产业规模,稳定群众收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民生保障网。突出民生共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主动发现、综合施策、托底救助工作机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公共文化服务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扩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着力推动群众精神文化活动“常态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发扬‘三牛精神’,奋进不止、久久为功,把绿水青山的‘颜值’变成金山银山的‘价值’,奋力开创新时代泗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畅通活力幸福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平武贡献应有力量。”泗耳藏族乡党委书记王东表示。

新闻多一点:一廊三区七星,一廊即片口到泗耳沿河地带熊猫山水走廊;三区即片口民俗风情区,白羊红色印记区,泗耳生态画廊区;七星即熊猫鱼村、风情古镇、羌藏药园、安登榜故居、白草贡茶园、熊猫放归基地、生态康养民宿村。

五大协作,森林保护协作、河道治理协作、国土治理协作、城乡环境治理协作、生态修复协作。

四联四共,文化联庆共荣、治安联调共控、安全联抓共管、基础联建共享为主要内容。平武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安轩

浏览次数: